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友资讯 > 校友风采

1995级校友朱鸿风采

时间:2020-04-08 来源: 编辑:[email protected] 作者: 访问次数:151

导语:由于疫情影响,今春以来全国的大中小学都陆续采用网课开展教学。学生在家听网课,老师上网做主播。“钉钉”因其系统的智能、高效、稳定、安全受到用户青睐。很多学校,包括浙江大学,都通过钉钉开展远程教学。数据显示,全国已有14万所学校、290万个班级在钉钉开课,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的1.2亿名学生、350万教师,为全国的抗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值此之际,控制学院团学联记者团采访了钉钉CTO、自动化(控制)专业95级学长——朱鸿(花名:一粟)。

朱鸿.jpg

      01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——钉钉崛起的秘密

朱鸿介绍,钉钉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开始才做教育的,在去年,钉钉已经在办公软件领域占据了市场绝对领先地位,由于看好在线教育行业,已较早进入了教育平台化到产业化的阶段。正是因为长期扎扎实实的积累、提前谋划的布局,并受过了大量用户的检验,面对这次疫情,钉钉的教育行业产品(直播班级群、直播上课交作业等)才快速得到用户的认可。

在钉钉,每个团队都有一位在早上8点或甚至7点半就到岗早值班的人。因为钉钉是一个工作应用,很多用户公司一早就开始上班了,早值班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早高峰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响应。但随着不断深入,它的作用也变成了提前发现系统问题的契机——可能是系统的错误日志,也可能是系统所依赖的子系统抖动、出现了“毛刺”。通过发现问题提前去判断、排查可能的隐患,能把稳定性做得更好。所以,早值班结束后会发出相应日志,朱鸿会在9点半早会前看上一两遍,了解系统运行情况。一年下来,整个钉钉大概会发出六千余篇早值班日志。做得好、有深度、或甚至发现了巨大隐患,还会评奖,平均一年会发颁发二十几个奖项。

在朱鸿负责的基础线业务中,最重要的就是组织激活——每天有多少用户进来,哪些组织得到了好的服务,哪些组织导入了通讯录——这是一个组织使用钉钉最一开始、最关键的环节。把通讯录导入进来,把组织的成员、公司的员工激活,才能使一个组织可应用起来。团队有一个实时的基础性大盘,能看到每一天流入的新组织及其服务和通讯录导入情况。

“钉钉产品是2B模式,不像2C那样简单,一个人用起来就全部用起来了,所谓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’。2B产品需要身上有不同的角色,重在组织的沟通和协同品质,重在协同效率”,谈及服务,朱鸿如是说。所以早上如果有组织进来,他们常会主动去电,了解客户在使用钉钉过程中、特别是激活流程中,感觉到的不足之处,以更好地提供相应服务。

疫情期间,朱鸿的工作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从每天定时出门变成了每天在家不定时地应对问题。大年三十,团队发现流量开始上涨,尤其是视频会议的流量,这在年前是没有过的,所以就开始准备。IM、钉盘、文档、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量最大,都需要召集团队讨论对策。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,“在家办公”成了热搜词,团队又在第一时间推出了传遍整个互联网的“钉钉在家办公指南”,去把用户使用的门槛变低。

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。一个产品有需求、有用户导向去做,当需求井喷的时候,才能承接得住。”朱鸿说,在家办公并不是新的概念,“work from home”,很多国外公司都有这个政策,让优秀人才不必局限于地域,而疫情无非是把这种工作方式提前进行了普及。正如十七年前“非典”让大众的目光转向电商。随着信息化、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,他认为,远程办公的时代一定会到来,“但是我们很难预测哪一天到来,所以要做好准备。”

02需求导向 唯快不破——钉钉未来的思考

“钉钉,是一个工作方式”。带着这样的愿景,一直以来钉钉都坚持基础产品和基础功能的免费策略,在可见的未来可能还会延续这种策略,为什么呢?朱鸿说,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,正如二十年前美国信息化可以带来整个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样。他认为,数字化已经开始,但仍需持续培养,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还需要一定时间。目前,钉钉的整个平台都已进入行业化,在教育、政务行业应用很多,但在很多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。对企业而言,平台使用费用就是成本,而钉钉最初的定位主要就是为了服务中小企业。因此,会将数字化工作方式普及到一定规模,再去考虑商业化。

需求一定是来源于用户,我们自己发现的是bug,不是需求。”带着客户导向的理念,依托集团先进的研发资源与技术,团队努力使钉钉保持快速迭代,不断走向成熟。比如前文提到的“钉钉在家办公指南”就迭代了4次,往往是早上决定,下午、晚上就做出来;比如在准备本次采访时,同学们反映钉钉4.0版本在直播中不能直接打弹幕,在采访前两日的钉钉5.0版本中就得以解决;再比如基于用户反馈,疫情期间还增加了美颜功能。

由于5.0版本做了较大调整,到了大年初三、初四时,流量就涨得非常快了,峰值流量最多时能比过去多100倍。相应的,朱鸿也基本上把每天的早会都提前到了7点半,原来的单人“早餐”也变成了团队“早餐”,大家会同时进入两个视频会议、参与两个不同的团队。流量的井喷,给线上服务的容量带来了很大考验,团队也经历了容量不足、服务中断的问题。于是2月3日的复工首日,钉钉就扩容了一万台服务器。紧接着第二天,在阿里云团队的帮助之下,又再次扩容一万台。之后的每一天,团队都会根据前一日的情况来预测次日的情况,做好各个关键系统容量预测以及扩容、限流的策略。晚上还要压测,看扩容后的实际线上服务是否满足要求。

所以,钉钉团队,尤其是技术团队,投入非常之大。据朱鸿介绍,每条业务线、每个系统都基本上经历着以天为单位的不断优化、不断迭代。根据用户的实际反馈,运营团队、产品团队也在不断筹备、调整新版本,以更好地满足在家办公和停课不停学的各方面需求。

互联网就是唯快不破”,朱鸿说,“我希望,钉钉在未来能成为工作协同的入口,打造一种各行各业在数字化时代的优秀工作方式。就像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早值班,现在我们把过去各条业务线上早值班的同伴都放在一个视频会议里,去指导他们早值班,而不是等发完值班日志了才去评日志,会更有效率。我们是可以同时的,一起切磋经验,共享信息,提升体系。”

03沧海一粟 积微成著——学长的寄语

朱鸿学长当年在浙江大学的专业是自动化。作为学长,他从三个方面给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提了一些建议:

1.重视专业能力自动化的“系统化”视角和浙大厚重的专业化学习对我成长起到了很大作用,这也是在工作后慢慢体会到的。比如,在研发平台之类的独立产品时,我作为系统架构师,就非常注意建立严谨、完备的生产流程体系。对此,朱鸿说出了三个数字:2,5,15——2分钟主动发现故障,5分钟定位,15分钟恢复。“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”。要建立这样的体系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都非常重要,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,积微才能成著,切不能好高骛远

2.完成价值转化:朱鸿认为,同学们应该在功课方面问题不大,关键是个人对未来的工作、对社会、对世界能否建立起一个较好的方向性的认知。“大家已经在学校里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,但最终目的不只是掌握知识,而是将知识转化为一份价值——对自己的、对家庭的以及对社会的价值。一定要扪心自问,到底做什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,才能对社会的贡献最大。”

3.发现兴趣爱好回忆起进入钉钉的过程,朱鸿说,当时在大学期间他就对编程特别感兴趣,也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钻研。本科毕业时他便去了阿里巴巴做过兼职,然后暑假时就获得了实习机会,去做产品。可以说,假如没有对这一份热爱,就没有今天的钉钉CTO“一粟”

 未来,朱鸿希望能将钉钉打造成一个10亿用户量级的、全球性沟通和协同的数字化平台,让人们工作的协同效率更高。“实际上钉钉是一个基于组织的产品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深化品牌化能力,让各个领域的生态合作伙伴走到一起,一起服务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。”

虽没有特意为之,但用户公司的海外拓展已顺势把钉钉带向了全球。从数据上看,钉钉已经覆盖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未来,团队也将积极把多语言本地化做好,来满足国际化的基本要求。

正如钉钉做产品一直秉承的“共创文化”,朱鸿说,“共创文化”就是坚持应用来源实际需求
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,从一滴水到一片海。“一粟”学长就这样带着他的团队,共创、共享,同心战“疫”,共克时艰。

本文根据采访对话整理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记者:胡家翌 张宇辰 宋 泽 项子鑫 李婧怡
编辑:侯迪波 王 婧 杨 朔
排版:梁钧尧

转载自“控小制”微信公众平台